第1頁:新型ATM智能防護艙總體框架
近年來,銀行業金融網點、銀行自助設備、自助銀行大幅增加,金融機構明顯加快了能方便自主存儲業務功能的自助設備、自助銀行建設步伐,自助銀行由附行式逐漸向離行式自助銀行轉變,這是一種無可逆轉的趨勢,但在這潮流之下所隱藏著的,是日趨嚴重的各類刑事犯罪案件。案件發生后,只能通過視頻調閱進行人工巡檢等手段對案件進行追溯,而無法防患未然,實時預警。
新型ATM智能防護艙與傳統視頻監控進行無縫集成,將合理優化系統,有效解決目前銀行ATM機暴露在充足空間,預防自助區可能發生的尾隨搶劫等潛在危險問題,為持卡人劃出獨立的操作空間,實時報警主動防范,有效遏制針對ATM和自助銀行金融犯罪,真正意義上實現遠程、實時、智防主導的監控體系,更加貼近銀行安防的實際需要,能夠為銀行卡用戶的生命及財產安全提供保護,使犯罪率下降,維護社會公眾的利益。
1、指導思想
公安部《金融機構營業場所和金庫安全防范設施建設許可實施辦法》(公安部86號令)、《銀行營業場所風險等級和防護級別的規定》(GA38-2004)、公安部《銀行自助設備、自助銀行安全防范的規定》(GA745-2008)、各省公安廳、銀監局等有關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結合銀行業金融機構特點和實際需要作為依據。
2、總體框架
智能防護艙是智能分析技術和實體防范相結合的立體防護裝置,由艙體、艙門、鎖具、視頻監控、人臉檢測、異物檢測和報警裝置組成。防護艙網絡控制器具有智能音視頻一體化接入功能,通過中心平臺能預覽實時視頻,能錄制和儲存報警視頻流。
艙體和艙門框架采用304#不銹鋼板(厚度應大于或等于1.5mm),一次性拉伸成型,立柱及橫梁應含有U型凹槽。防護艙應采用防暴力、防破壞的材料將每臺自助服務機具前的客戶操作區域隔離成相對獨立空間,艙體材料宜采用不小于5mm夾層玻璃或不小于5mm鋼化玻璃加貼厚度為0.1mm防爆膜等方式,且每塊玻璃連接處均應采用金屬(或墻體)支撐受力構件,確保每塊夾層玻璃安裝牢固、可靠。
智能防護艙整體外形尺寸為:高2400mm,寬1200mm,深度1100mm。凈通道尺寸為:高1930mm,寬675mm。ATM智能防護艙(全包圍式)玻璃隔斷底邊不得封底安裝,且距離地面不高于20cm、頂邊不低于200cm;自助設備防護艙(半包圍式)玻璃隔斷距離地面在60-90cm之間,頂邊不低于200cm;同時在140cm至180cm處應采取半透明遮擋措施,確保客戶使用銀行自助設備時,防護艙外人員不能看清其操作過程。防護艙內置設備應隱蔽安裝,做好防銹、防水、防電、抗震等防護處理,切實保障客戶的人身安全。防護艙開門方向以不影響周邊行人正常通行為宜。
智能防護艙在醒目位置安裝LED顯示屏,顯示防護艙工作狀態。LED顯示裝置應能進行遠程控制,銀行自助設備門禁系統外部顯示的LED屏幕,動態字幕根據監管部門或各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業務需要而隨時做出調整,對有異常的銀行自助設備應能進行警告提示。
第2頁:智能防護艙硬件部署
3、硬件部署
智能防護艙單體尺寸比例為1100*1000*2400(單位:mm),可根據安裝環境不同,所屬銀行不同,可進行防護艙定制。根據不同的艙體結構,可分為“一”型、“L”型、“U”型三種基本結構型。
“U”型:除ATM這一面是墻體外,其余三面為防護艙艙體。“U”型艙多用于較為開闊的環境,是連體防護艙的基本艙型。
“L”型:除ATM這一面是墻體外,與ATM相鄰的其中一面也是墻體。防護艙艙體由兩個面形成隔斷。多用于ATM的一邊與墻體較為貼近的情況。
“一”型:多用于面積較小的離行式室內單臺ATM機。
戶外的防護艙艙頂裝有燈箱,夜間為艙體提供照明。艙內還裝有防護艙控制器、網絡模塊、溫控風扇等設備。
4、主要功能
4.1智能門禁模塊由防護艙控制器、電子鎖具及人體感應裝置組成。做到有客戶使用銀行自助設備時,可由內部鎖閉或自動鎖閉,且不同時向其他客戶開放。防護艙應具備遠程控制設施,實現防護艙的遠程管理開啟艙門,使防護艙能通過遠程監控中心,監控所有網點防護艙的人員進出狀況。如發生異常事故,應能同時傳遞報警信號并實現遠程控制開啟艙門,確保人身安全。防護艙體內應用原有報警對講設備進行通話功能。
4.2人臉智能分析模塊是智能防護艙區別于物理防護艙最明顯的特征,模塊包括:異物檢測、人臉抓拍和自動篩選、人臉疊加輸出、人臉日志傳輸、異常人臉檢測等功能,出現異常實時向中心告警。
4.3狀態顯示模塊顯示防護艙的狀態,當有人取款時,固定顯示“操作中,請稍候”(客戶可選LED動態顯示模塊)。
4.4防護艙安裝語音提示裝置,當人員進出防護艙時,告知注意事項和防范要求。語音提示模塊主要是提示取款人一些注意事項,包括警方提醒、銀行歡迎詞、有人操作、門未關閉、結束語等等。
4.5人員檢測模塊主要是檢測防護艙內人員狀態(包括人員操作、人員意外倒地等狀態)。防護艙必須具備客戶應急逃生、惡意占用、防撞防夾、客戶獨享功能。
4.6防護艙門禁控制器配有網絡接口,可接入網絡。防護艙應安裝電控鎖具。鎖具應具備人員進艙自動落鎖、自動鎖閉,艙內手動鎖閉和自動開鎖及應急開啟艙門等功能為一體,且實現遠程開鎖控制功能。艙體應安裝緊急開鎖裝置。當有人員進入艙體內后自動鎖閉艙門,艙外人員不能開啟艙門(緊急開鎖情況除外)。艙內控制系統應采用紅外生物探測裝置,遇有緊急情況需要幫助開啟時,應能啟用應急開鎖裝置及時打開艙門。艙門外不能開放鎖孔及明顯設置,并方便客戶直接拉門進艙,艙內無人閉門后不需要落鎖及按鈕開鎖。
4.7智能補光模塊24小時檢測周圍環境的亮度,當亮度低于正常標準時,將自動打開日光燈,保證存取款人處于舒適狀態。智能通風模塊全天候檢測周圍環境的溫度和艙內人員狀況,適時打開通風系統,保證存取款人處于舒適狀態。
4.8防護艙應整體采用防護夾膠玻璃、全封閉設計。防護玻璃應采用符合《夾層玻璃》(GB9962-1999)和《防砸復合玻璃通用技術要求》(GA844-2009)A級以上要求的防砸復合玻璃,每單片厚度應5,并通過國家CCC強制認證。
4.9防護艙應采用集中程序控制,實現門機的平穩運行及整機的多項智能化控制。達到艙門自動運行平穩、無噪音、定位準確、使用壽命長(5年)的目的;探測技術及器件穩定可靠,能有效避免陽光、燈光、磁場、移動物體等周圍環境的干擾。
4.10防護艙內應安裝與監控中心聯網的緊急報警求助按鈕,緊急情況下能及時啟動報警功能。當防護艙無論處于關閉、開啟或運動中都將會自動強行關閉艙門并鎖止。安裝防護艙后,不應影響原有視頻監控裝置的監控功能。如受影響,應加裝視頻監控裝置,確保遠程監控中心能看清防護艙內人員活動情況。
|